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區工作是一門學問,要積極探索創新,通過多種形式延伸管理鏈條,提高服務水平。
走進嘉澤鎮嘉新社區,小區路面方磚干凈平整,花園內鮮花盛開,社區“大喇叭”正在將黨的聲音傳遍千家萬戶,和睦亭里鄰里在休閑娛樂,健身器材上居民在運動消遣,社區“五彩”志愿服務隊在散步巡邏……這些變化是嘉新社區探索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實踐成果,得益于基層社會治理“五色”治理工作法的扎實推進。
2012年,嘉新社區成立,社區始終堅持以社區居民為中心,以建強社區黨支部為抓手,充分發揮社區黨員、干部群眾先鋒模范作用,讓支部成為社區治理的“領頭雁”,讓黨員當好居民群眾的“主心骨”,讓群眾做好基層治理的“主人公”。由社區“紅管嘉”、網格員等組建的志愿服務隊,探索出的“五色”治理工作法,即“黨建紅、樂善橙、平安藍、和諧綠、幸福金”,讓社區治理從“最后一公里”到“最美一公里”!
黨建紅強引領
作為嘉澤鎮唯一的農村安置社區,嘉新社區下轄3個小區,目前常住居民10000余人。面對服務居民的數量多、利益訴求多元、如何更優社區治理等問題,嘉新社區“兩委”對癥下藥,匯聚多方合力,統籌多方資源,以基層網格化管理為契機,圍繞“黨建引領、區域統籌、社區協調、居民參與”的工作思路,自2019年起推出黨建品牌“紅管嘉”,意在打造“黨建 ”治理模式下安置社區管理的金名片,即以社區黨支部為大抓手,統籌契合物業、共建單位、樓道長、社區居民等資源,打造由“紅管嘉”帶頭,多方配合,居民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由“紅管嘉”品牌拓展延伸出的“嘉童、嘉青、嘉叟”3個子品牌,繼續加強與“天平紅盟”、“公交社區 ”等黨建品牌的融合,讓基層治理觸角再延伸,管理再細化。
樂善橙樹新風
社區治理既要塑形,又要塑魂。結合社區實際,依托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紅色經典誦讀、特色音樂主題黨課、植此青綠 自綻芳華等活動,深入挖掘孝老愛親、敬業奉獻、助人為樂等典型事跡,弘揚社區文明新風尚。定期開展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十佳“守嘉人”等評比活動,選樹典型,用身邊事引導教育身邊人。用好道德講堂、“首善嘉新”微信公眾號等載體資源,向社區居民宣講先進典型的事跡,學習先進做典范。社區“紅管嘉”黨員志愿者、“火星團隊”青年志愿者、“幸福嘉園”舞蹈隊、戲迷樂園等定期開展文藝演出、困難幫扶等多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普惠社區居民3000余人。
平安藍重守護
社區網格化管理是新時代社會治理的有效載體,完善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對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夯實網格“前沿陣地”,立足“小網格”、發揮“強作用”,將社區科學劃分為3個大網格,6個小網格,推動居民需求在網格發現、民生實事在網格解決、矛盾糾紛在網格化解,不斷激發社區治理新活力。由3名網格長、6名網格員、60余名網格志愿者組成的“平安藍”守護隊伍,人人深耕自己的“責任田”,詳細記錄網格日志,充分做到“4知4能”。民情走訪、安全巡查、矛盾調處、反詐宣傳…….每一件件民生事,每一項項網格治理重點領域,“平安藍”們都在精耕細致地做好,只為守護美好嘉園!
和諧綠凈環境
讓綠色之風吹到千家萬戶,提升社區居民對各小區環境水平的認可度,是社區、物業工作者們一直在打磨的事。社區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嘉澤新苑、大名嘉園小區先后獲得武進區“美麗示范小區”。常態化的綠化養護、環境保護讓落葉、垃圾、雜物“各得其所”,定期開展的綠色環保、認種愛心樹宣傳,把“綠色的種子”植根居民心中;“文明樓道、月整治、年獎勵”等評比機制,幫助居民養成綠色生活好習慣;集中安裝智能充電樁、改造集中充電點,妥善化解違章充電的難題,讓“憂居”變“優居”,新增太陽能高桿路燈、更換鋪設小區健身塑膠路面、集中改造老年活動室等,讓社區居民在綠色的小區中住得舒心、安心和暖心。
幸福金優服務
緊扣“首善嘉新 幸福隨行”這個大方向標,始終把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作為工作目標,讓居民生活綻放“幸福之花”。大力實施“敬老愛幼紓困暖民”系列工程,先后推出“紅管嘉”在你身邊、畫@家公益畫室、“益嘉青”青年之家、百嘉馨婦女議事等服務項目,開設春暉家園、桑榆工作室、善居茶社、退役軍人服務站、戲迷樂園等多功能陣地,滿足社區居民民生政策、法律咨詢、文體健康、文化交流等多樣需求。建立健全并完善社區困難家庭、殘障人士、空巢老人等結對管理、愛心幫扶、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等制度,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在為社區居民服務的路上,不論是哪一種角色,社工們都扮演得很好!
“五色”治理工作法全方位暢通民意訴求,精準感知民情冷暖,高效解決民生關懷,讓黨旗飄起來、群眾動起來、人心聚起來,真正實現“首善嘉新 幸福隨行”工作目標,把打通基層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妝點為社區居民幸福生活的“最美一公里”。
通訊員 于家竹
編輯: 萬小珍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