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聞網訊(張麗饒)“我家電線噴火了,能上門幫忙處理嗎?”“您別急,慢慢說,我馬上到……”近日,江西省瑞昌市賽湖農場府東新區6棟的一對七旬夫婦家因電線老化漏電,焦急地向小區“紅管家”朱烈新求助。接到電話第一時間,朱烈新立即上門安撫老人情緒,并協調物業人員上門提供維修服務。
“從疫情防控到防溺水宣傳,從治安巡邏到糾紛調解,居民的大小事,我們都管。我是府東新區南區17、18棟和北區1棟、4棟的‘紅管家’,經常會接到一些居民的電話,有因家庭困難尋求幫助的,有需要幫忙調解家庭矛盾的,也有為社區建設建言獻策的,我都會盡力幫他們解決。”“紅管家”胡明友說道。
今年以來,作為全市“基層治理”示范社區,賽湖農場府東社區黨委以黨建為引領,創新舉措,整合社區黨員、業委會、網格員力量,推出“紅管家”服務,設立24小時“紅色熱線”,承諾“紅色服務”不打烊,與居民多樣化、精細化、個性化的需求相銜接,獲得居民的一致認可。如今,“紅管家”已遍布府東新區的每個樓棟,成為推動小區和諧善治的“新法寶”,維護鄰里關系的“潤滑劑”。
“府東新區建于2000年,是瑞昌市最早的一批安置房,共有居民625戶,1973人。在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后,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后續的維護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是繼續走老路?壞了修,修了壞。還是發動社區各方力量齊抓共管?社區黨委經過廣泛征求居民意見,結合社區實際,創新實施‘紅管家’管理模式,探索小區治理新路徑。”府東社區黨委書記張干英說道。
如今走進府東新區,只見道路平整潔凈、草木整齊蔥蘢、車輛排放有序、居民文明禮貌……處處傳遞文明新風,時時彰顯文明溫度。居民們說,小區能有這樣的環境,與社區黨委打造“紅管家”,著力提升小區治理水平密不可分。
賽湖農場下轄13個社區1個村,現有居民9.3萬余人。轄區內有居住小區71個,其中封閉性物業小區42個,開放性小區29個。為不斷增強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今年以來,賽湖農場以全市深化小區基層治理體系改革為契機,用好黨建這根“繡花針”,穿起基層治理千條線。以“紅管家”作為推進基層治理的創新載體,建立多方協同自治機制,打造農場基層治理新格局。
如今,隨著“紅色身影”越來越多,“紅色隊伍”越來越壯大,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件件得到了解決,生活更順心、安心、開心,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