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城“筑網” 幸?!皾M格”
——醴陵市強化網格化服務管理、破解社會治理瓶頸紀實
李立洪 歐村法 肖 莎 郭暢達
雖是凜冽寒冬,卻有春風拂面。
2月2日下午3時許,網格員朱鵬在醴陵市來龍門街道五里牌社區日常巡查中,發現一位老太太獨自站在街頭,神情緊張,手足無措,朱鵬立即上前詢問。誰知老人精神有些恍惚,無法提供有效信息。天氣寒冷,朱鵬將她攙扶到社區,端上熱茶。
經過反復交流,老太太雖然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卻說不清家庭住址和家人的聯系電話。朱鵬馬上登錄醴陵市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發現同名者竟有7人,朱鵬認真篩選比對,最終聯系上老太太的女兒。原來,老太太在和家人外出購物時不慎走失,一家人正滿街尋找。接到朱鵬的電話,老太太的女兒唐女士趕到社區接人,再三表示感謝。
這是醴陵市網格化管理服務的一個小鏡頭、一個小故事。
近年來,各地創新社會治理,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與之相比,醴陵市探索建立的“四個四”模式,更顯科學和完備。它兼有“多心合一、全域覆蓋、多網融合、功能齊備、管理科學、服務更優”的特點和優勢,實現了社會輿情第一時間掌握、民意訴求第一時間回應。
去年5月16日,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關春深入醴陵考察,對此給予充分肯定,要求認真完善機制,及時總結推廣。
多心合一,網格覆蓋全域
醴陵市的網格化管理服務覆蓋全域2000多平方公里、106萬人口。走進醴陵市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大型電子屏實時播出網格狀況,忙碌的熱線電話接進撥出,各種信息在此交匯、交辦、追蹤、反饋。2017年以來,醴陵市全力實施“三基一網”,即著力抓基層、打基礎、強基本,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搭建“四級平臺”,成立社會治理網格化中心,統一標準建設鎮(街道)分中心和村(社區)工作站,并推進綜治中心、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政務中心、市長熱線一體化建設,整合相關職能設置統一受理窗口,實行集中辦公。同時根據人口、地理現狀、街巷格局等,將城區分成220個基層網格;按照“一支部一網格”,將鄉鎮分成600個基層網格。
根據“定格、定員、定責”的原則,醴陵市創建了一支由220名專職人員和600多名兼職人員組成的網格員隊伍,統一配發專用手機、工作證、工作包、職業裝“四件套”。同時,建立四級網格責任制,將全市劃分為5個一級責任網格,23個二級責任網格,270個三級責任網格,820個四級責任網格,明確5名市級領導、各鎮(街道)黨委主要負責人和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為各級網格第一責任人,確保每一個網格都有人服務,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理,每一戶家庭都有人聯系。
醴陵市推出“八個一”工作法及隨時巡查、即時交辦、限時辦結、定時考核等一系列舉措,要求網格員每天堅持巡查,發現并排查安全隱患,了解特殊群體生活情況,關注重點人群動態,聽取群眾民意訴求,建立專門管理臺賬。
借助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漸成醴陵市社會治理的常態。
多網融合,構筑溫馨港灣
醴陵市以“數字醴陵”為依托,以大數據為基礎,開發網格化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和“醴陵網格巡查”APP,對接“智慧黨建”、“綜合治理”、“智慧政務”、“智慧民政”、“智慧衛計”等平臺,同時接入公安、交警、教育、安監、城管等視頻監控探頭和信號,實現多部門網絡聯通、信息共享,為網格化管理服務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同時,打通網格化管理服務信息系統與“數字城管系統”、“12345市民服務熱線系統”的壁壘,實現了網格員通過手機APP上報的事件,系統自動甄別流轉交辦到相關責任部門(單位),并根據事件辦結情況,自動亮黃燈提示,亮紅燈警告,做到“群眾訴求響應及時,事件分流科學有序,部門處置高效快捷”。
3月21日,來龍門街道姜灣社區網格員匡旺梅在網格微信群收到居民反饋,濱江路50號法院宿舍門前有一棵大樹斜倒在圍墻上,隨時可能樹倒墻塌。經過現場勘察,匡旺梅將險情匯報給姜灣社區,并上報到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系統,系統自動流轉給城管部門。城管部門快速響應,會同社區、網格員聯動處置,及時消除了這一安全隱患。
醴陵市將“醴陵智慧政務”APP與網格化管理服務信息系統深度融合,設立“掌上辦事大廳”,實現664項民生事項辦事指南一鍵查詢、提交資料網上預審。衛計、民政、殘聯、人社等部門的50項民生事項,可通過“掃碼找格,掃碼找人”功能,由網格員全程幫辦,實現群眾辦事“只上一張網,只進一扇門,只跑一次路,只找一個人”。
多方聯動,助推“三感”提升
醴陵市積極推進“城鄉統籌·幸福醴陵”創新社會治理系列行動,將各部門(單位)管理領域內可以通過巡查發現的部件、事件問題,納入網格化管理服務的內容,建立“四單四制”交辦處置機制,梳理部門職責清單、日常巡查清單、事件分類清單、問題交辦清單,通過集體會商制、交辦反饋制、掛號銷號制、督辦通報制,及時解決群眾問題。統籌整合部門職能、下沉工作力量,建立聯動機制,推進網格化管理服務與網上群眾路線、“三社聯動”、養老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無物業管理小區業主自治、書香醴陵、“掃黑除惡”、“一村一輔警,一格一助警”、法律援助等工作融合,做到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重點工作聯動、治安突出問題聯治、服務管理聯抓、基層平安聯創。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響以來,依托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醴陵市強化責任傳導、宣傳造勢、線索摸排、協同管控等,推進專項斗爭縱深推進。
2018年,犯罪嫌疑人劉某鋼、劉某華等10人,強攬醴陵市嘉樹鎮集力礦業運輸業務。該鎮網格員在巡查中摸排到這一線索,立即向鎮網格劃分中心、掃黑辦匯報,醴陵市政法各部門迅速采取措施,使事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置。
“城鄉統籌,幸福醴陵”。一個精心打造的“多心合一、多網融合、統籌有序、城鄉協同”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在醴陵日趨成熟,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豐盈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兩年多來,該市的網格員和相關部門,走訪幫扶困難群眾711281人次,反映民生訴求90542次,代辦事項95711件,被群眾親切地譽為“貼心管家”、“網格哨兵”。
醴陵市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獲“株洲市首屆管理創新獎”;醴陵市還獲得“2018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示范單位”、“2018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示范市”……
社會治理,創新突破;瓷城“筑網”,幸?!皾M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