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昭通市永善縣溪洛渡街道紅光社區以抓實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為主要內容,以基層黨建帶動基層社會治理,扎實開展愛國衛生、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重點人員、特殊人群篩查管理等工作,確保社區和諧穩定。
在紅光社區18棟,樓棟長正忙碌著走訪群眾,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外出務工情況,積極宣傳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居規民約,做好群眾工作。
“我們作為樓棟長,要保證群眾的生活安全,關注關愛社區特殊人員,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必須做到日見面,了解他們的用電是否安全,維護鄰里和諧?!毕宥山值兰t光社區群眾李永紅說道。
家住18棟一單元201的陳珊強家共9口人,從永興街道新春村川巖搬遷到紅光安置區,在老家時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種地。目前,通過“政策找人”,全家6人納入低保,全年低保發放約2.8萬元,有3人在外務工,從事掛網工作,每年收入6萬元左右,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不僅如此,新的居住環境也讓一家人倍感安心舒適。
“樓棟長經常上我們家里,關心詢問我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對我們相當好。以前在老家,環境實在差,來到這里以后,有了很大改善,環境衛生搞得很好,鄰居也很團結。”溪洛渡街道紅光社區群眾陳珊強說道。
自搬遷到紅光安置區后,趙國坤有了新的工作,作為34棟樓棟長他要經常性到每戶易遷群眾家中,了解群眾生活情況,及時協助社區幫助做好相關工作。
“我作為34棟的樓棟長,我的工作就是每周五帶領群眾打掃衛生,走訪關愛五保老人、孤兒,查看每家每戶的環境衛生,完成社區布置的工作,開樓棟會,和群眾進行溝通,加強政策的宣傳,帶領群眾跟黨走、聽黨話、感黨恩。”易遷群眾趙國坤說道。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關于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部署要求,健全完善黨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紅光社區黨委成立了基層社會治理網格領導小組,探索構建網格化治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為加強社區社會治理,紅光社區成立了基層社會治理小組,緊緊依靠樓棟長、小組長開展各方面的工作;利用樓棟會、小組會進行宣傳;再由樓棟長、小組長定期排查;網格人員、社區包保人入戶開展走訪,排查矛盾糾紛,做好命案防控,并對社區矯正人員、吸毒人員等隨時上門教育、提醒,宣傳好法律法規,做好群眾工作。”紅光社區黨委書記趙元軍介紹道。
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紅光易遷群眾現在生活越來越好,社會越來越安定,幸福感、滿意感、安全感逐步得到提升。
據介紹,紅光社區以抓實黨支部規范化建設“五個基本”要求為主要內容,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讓基層黨組織強起來、黨員作用發揮出來,真正發揮黨建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引領作用。目前,紅光社區成立黨委1個,下設3個黨支部,有黨員124名,實現了黨建工作和黨組織建設全覆蓋。截至目前,共排查矛盾糾紛116件,已化解114件。
據了解,近年來,永善縣堅持黨建引領,聚焦基層社會治理難點熱點堵點,創新思路,找準載體,積極探索“網格化 N”模式,采取“11126”總體思路,推行“一把手工程”,高位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將全縣2512個村(居)民小組設置為1694個網格,選派6917名網格員,以網格為單元管理轄區內人、地、事、物、情,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探索建立“永善App”綜合服務平臺,加快推進“小探頭”視頻監控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信息化、示范化建設,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永善、法治永善。
來源:昭通市委政法委、永善縣委政法委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