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春日報-長春新聞網】
如何將黨的組織鏈建設與產業價值鏈建設有機結合,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
綠園經濟開發區給出答案——組建“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黨建聯盟”,整合產業鏈黨建資源,服務產業發展壯大。
發揮“串聯”優勢整合資源
2008年中車長客高速動車組制造中心入駐綠園經開區,2010年獲批加掛長春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開發區牌子,歷經多年發展,由最初5家配套企業發展到現在的62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已成為綠園區的支柱產業。
根據產業特點,綠園經開區開展“企業需求大走訪”“企業出資人專訪”專題調研,吸收62家中車長客配套企業成為黨建聯盟成員單位。結合企業未來發展的實際和需求,整合高校、職校、銀行、律師事務所、行政村等20個單位為合作單位,建立起以“核心(中車長客高速中心) 成員單位(配套企業) 合作單位(其他單位)”為主構成的綠園經開區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黨建聯盟。黨建聯盟下設理事會,定期召開聯盟理事會會議,研討聯盟重大事項。此外,抽調4名精通黨務工作的機關干部,專門從事黨建聯盟工作,抽調35名機關干部成立7支保企工作隊,建立保企工作臺賬,定期開展走訪服務,通過資源整合助力企業發展。
發揮“協作”優勢共建共享
黨建聯盟以建強非公企業黨組織為目標,創新活動載體,圍繞解決用工招工問題、壯大集體經濟等開展聯建活動。聯盟統籌規劃指導黨員發展和教育培訓,開展“人才訓練營”“職工技能大賽”等活動,打造聯盟十大“紅白藍領”隊伍,發揮“傳幫帶”作用,推動企業管理人才、黨員隊伍、職工隊伍共育。
針對非公企業黨建陣地缺乏、互動性不強的問題,黨建聯盟統籌利用公共資源、黨建陣地,以綠園經開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以行政村、規模較大非公企業黨建陣地為依托,構建“1 10 N”黨建陣地體系,實現非公企業黨建陣地共用、共享、共建。落實“固定活動日”制度、輪值主席制度,開展黨建沙龍、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黨史學習教育等活動,共同落實“雙向承諾”工作,凝聚非公企業向心力,激活黨組織活力。
發揮“渠道”優勢互助互促
黨建聯盟牽頭,搭建黨建聯盟成員單位合作平臺,開展“企業家座談交流”“人才互訪互動”“高級技師研討班”“項目合作洽談會”等活動,提升產業融合度,促進產業高效發展。中車長客高速中心黨委充分發揮政治引領作用,選派優秀黨務工作者擔任“紅領導師”,“一對一”指導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強化“一口清”“萬萬千”黨建工作品牌示范效應,引領、推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
整合綠園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等行政資源和高校、職校等社會資源,找準成員單位與合作單位的雙贏“結合點”,為黨建聯盟成員單位提供黨建共建、人力資源、金融法律、文化品牌、公共管理、愛心救助6項服務,開展“黨建聯盟高端技術人才招聘會”、“銀企合作,我為企業解難題”、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項目招商推介會等活動,不斷拓寬產業合作、項目合作渠道。
發揮“攻關”優勢協同推進
黨建聯盟制訂了工作清單、責任清單、活動清單、服務清單、資源清單,厘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方向,采取清單化方式推進工作落實。
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專題調研、座談交流等形式,找準產業發展、項目落位、黨建提升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問題,建立“黨組織書記領題”制度,每年每個成員單位黨組織書記領一個黨建題目,以圖表化、手冊化、流程化的方式,逐一破題、解決難題。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黨建聯盟每季度圍繞成員單位關心的企業黨建、生產經營等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研討交流;建立固定活動日制度,每個季度第一個工作日為聯盟固定活動日,開展學習、研討等活動,緊密聯系凝聚合力。
黨建聯盟將企業和屬地政府、企業和合作單位、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緊密聯系在一起,打通行政隸屬壁壘,以做強產業鏈黨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本文來自【長春日報-長春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