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個粉絲留言說,自己的企業制度體系比較混亂,作為老板自己也沒有時間處理。外貿主管僅僅懂業務也很難做體系升級或管理,問下一步該如何進行制度體系搭建和設計,本期應邀為其分享下:
1、建立三級制度體系,形成清單。任何企業管理都要注意系統化思維,不要想到那里去治理那里。制度體系事關全局,更是保證流程順暢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須從頂層設計上考慮企業制度規劃。其中,部門級有什么制度?跨部門級的有什么制度?公司級的制度有什么?按照三級制度模式架構去設計和開發,越往下越精細,根據規劃結合思維導圖設計出來,這樣脈絡清晰易于識別。最后,形成總的制度體系清單。
2、制度發展必須與時俱進,必須保證落地性。既然制度完成了頂層設計,接下來就是按照要求結合發展制定規則。這些制度不要為了制度而制度,本著需要的原則制定,本著精簡原則制定。制度一般是企業階段發展的產物,隨著問題的逐步梳理,有些制度將退出歷史舞臺。甚至需要直接廢除。很多企業制定制度很積極,但一旦做好了很少去修改或升級。這些制度前期能推動企業發展,后期則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最大阻礙。因此必須要保證制度的與時俱進,才能保證制度的落地性。
3、制度執行才是主要的,再好的制度不落地不執行等于零。制度制定完成后,就是落地實施了。很多企業僅僅發個文件就開始執行,這是嚴重錯誤的,因為每個人對制度的理解不同。因此,必須要求制定部門進行全員培訓,并負責隨時解釋每個條款。這樣才能貫徹執行,部門負責人負責到本部門去培訓和講解,這樣制度才能形成全員都知曉,都懂,大家明白了自然執行力很好。不去宣傳普及是嚴重錯誤,因此,要做好制度的宣貫,并做好培訓記錄簽字等環節,防止某些人不知道不執行來搪塞或應付。
4、做好制度的監督檢查,讓制度服務于發展。既然培訓到位了,也執行了。這是好事但最后一環就是監督執行,到底執行什么情況?大家執行中遇到什么問題?都要做好記錄和整理,監督過程也是改進的過程。當然不按照制度執行必須進行處罰,這是監督的基本準則。執行好的單位和個人,也要受到表揚或加分。這樣才能讓制度不再冰冷的執行,才能服務于企業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