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威海新聞網
“我們發改部門快速分解,也請有關部門同時配合,早一點分解完,第一時間發下去……”趕在2022年第一個工作日,1月4日,威海市發展改革委就“請來”各部門和企業,用一場“政策解讀會”給新一年的工作起了個頭。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2021年,威海入選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先進制造業格局加快重塑。面對新的機遇,威海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把先進制造業牢牢抓在手上,在“三鏈”協同發展、培育壯大骨干企業上下更大功夫,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抓在手上,具體要抓什么、怎么抓?帶著這樣的問題,威海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隋同朋拿出了省里剛剛發布的政策清單,和參會的部門和企業代表們一起,把省里的56項新政策認真逐個過了一遍,給接下來的工作“劃重點”。
加快“5G 工業互聯網”建設應用、支持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對每個“十強”產業中成績突出的企業給予激勵支持……越梳理,參會人員的信心就越大。“去年,項目組就借著全省大政策實施得到了財政支持,今天聽到更多政策發布,我們對未來也更加充滿了信心。”哈工大(威海)材料學院副教授、博導王華濤說。
“解讀會”也為部門工作劃好了“重點”。威海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對照省級政策,今年,威海將持續在企業膨脹發展和產業集群打造上取得突破,爭取獲批省級創新平臺10家左右,力爭6個制造業集群和沖擊新目標入庫企業營收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做好先進制造業這篇大文章,既要穩住“戰略后方”,也要關注“戰術前方”。將先進制造業牢牢抓在手上,各大項目也正在工作人員的服務下“飛速奔跑”。
當天,威海市發展改革委重點項目管理科科長范磊一點沒閑著——在群力科技項目建設現場,既考核項目進度,也解決建設問題,為項目力爭6月份投產再加把勁兒。
一手抓項目建設考核,挨個“過篩子”,推先進、幫后進;一手抓項目服務,進一線解決項目水、電、氣、路等“后顧之憂”,各路工作人員分赴各區市,現場調度、跟蹤服務……新年第一周,這已成為威海市發展改革委服務推進重點項目的工作常態。
推動項目“加速跑”,今年,威海在項目建設機制保障上再出新招,以“1 6”重點項目推進體系將項目分成六大板塊,由發改、工信、科技、住建、海洋、農業等行業主管部門牽頭負責。
威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劉樹偉介紹,接下來,將盡快明確市級、省級重點項目的具體清單,加快納入全市項目管理服務平臺,進一步落實“項目專管員”制度和“紅黃亮燈”管理,以“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工作機制為先進制造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撐。(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匙亮/文 紀哲/圖)
本文來自【威海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