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解讀
?
文|劉斌(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訪美學者,知本咨詢首席國企改革專家)
編輯|億億
《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在2020年初正式頒布,給廣大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提供了完整可操作指南。根據該文件的規定,國有絕對控股的企業也適用。
這就告訴我們,通過混改形成的國有控股企業,也需要執行和遵守本文件規定黨建工作內容。所以,可以說對條例的理解和掌握,是做好國有控股混改企業黨建工作的基本功。
從混改企業的角度,如何來解讀這個條例,如何正確的執行政策規定呢?我們通過研究,認為可以從四個核心問題來梳理和歸納條例的相關規定,給各位朋友進行參考。
一、原則與職責
目標決定行動,愿望決定結果。國有控股混改企業的黨建工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怎么做,而是向哪個方向和目標做,作為一家國有控股混改公司的黨組織,要依據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就此,條例開宗明義,給出了“五條基本原則”,我們認為這也可以作為所有混改控股企業的黨建基本原則,總結起來是這樣的:
原則1:黨組織和公司治理融合統一
這是要解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中國國有控股公司,學習西方治理模式形成的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治理體系,如何與中國社會實踐更緊密結合的大問題,切實形成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
黨組織與公司治理不能你是你、我是我,形成事實的兩張皮,或者過分強調西方治理的形式,削弱了黨組織的地位的作用,或者是反過來把現代企業制度扔到一邊去。這個原則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原則2: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一致
國有控股公司開展黨建工作,并不是為了黨建而黨建,其核心目標仍然是推動生產力的發展,黨建的相關工作和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不能脫鉤。所以,要“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工作成效”。
現實中經常有一種誤區,黨建工作熱火朝天,但多數是做做樣子,沒有和企業現實問題結合,也不討論如何利用黨組織推動企業成長發展,這樣的黨建,顯然沒法用實踐來檢驗。
原則3:黨要管好干部
從我黨建立到現在,善于管理和培養干部,是黨和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保證。所以,黨的建設和發展,必須結合黨員干部的管理。
“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培養高素質專業化企業領導人員隊伍和人才隊伍”說明,作為國有控股混改企業,其核心崗位干部的管理是公司黨組織的基本權限,即使是采用市場化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機制,那么引進經理人員的程序和后續管理規范,也需參考國有企業干部管理的規定執行。
原則4:黨組織立足基層
基層的黨組織是“戰斗堡壘”,所以,“抓基層打基礎,突出黨支部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這說明黨建工作的重點之一是強化基層組織的建設和管理,激活基層,搞活一線。
作為一家混改企業,基層黨建工作要下沉到一線的科室、班組、車間和團隊,建立起與生產經營緊密貼合的黨支部,確實幫助混改企業實現機制的突破和生產力的提升。
原則5:團結依靠群眾
“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體現企業職工群眾主人翁地位,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從群眾中來,到百姓中去。
混改企業的黨建,需要依靠企業中的一線員工力量,認真傾聽他們的聲音,反映他們的訴求,通過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式讓廣大群眾參與進來。同時,要通過豐富多彩的群眾活動,激發和團結最廣大的員工團隊,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和各方股東利益全力工作。
二、領導與組織
落實黨委的領導作用,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關鍵在于組織保證。條例用了很多篇幅來勾畫黨組織領導的規定。
對于國有控股混改企業來說,在黨組織領導這個部分,要搞清楚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基層黨組織的負責人怎么產生,二是基層黨組織的黨務工作怎么來管理。
1、基層黨組織負責人
這方面規定很嚴格,我們選用條例原文進行梳理:
- 國有企業黨組織書記、副書記以及設立常務委員會的黨委常務委員會委員,一般由本級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選舉結果報上級黨組織批準。
- 中央企業黨委(黨組)認為有必要時,可以調動或者指派直屬企業(單位)黨組織負責人。
2、基層黨務工作者
- 國有企業黨委按照有利于加強黨的工作和精干高效協調原則,根據實際需要設立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等工作機構,有關機構可以與企業職能相近的管理部門合署辦公。領導人員管理和基層黨組織建設一般由一個部門統一負責,分屬兩個部門的應當由同一個領導班子成員分管。
- 根據企業職工人數和實際需要,配備一定比例專兼職黨務工作人員。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把黨支部書記崗位作為培養選拔企業領導人員的重要臺階。注重選拔政治素質好、熟悉經營管理、作風正派、在職工群眾中有威信的黨員骨干做企業黨建工作,把黨務工作崗位作為培養企業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平臺。嚴格落實同職級、同待遇政策,推動黨務工作人員與其他經營管理人員雙向交流。
三、黨建與治理
國企混改后,需要建立市場化的公司治理體系和市場化的經營管理機制,特別是引入了外部股東后,董事會決策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那么在此情況下,如何厘清黨建工作和公司治理的關系?對于國有控股的混改企業來說,黨組織領導地位的邊界在哪里?這些問題需要清晰。我們講兩個方面:
1、黨建與治理的組織關聯
黨建與公司治理的關系,首先是這兩類組織之間的相互關系,它們怎么樣獨立運轉,又怎么樣聯系在一起?
兩條關鍵請明確:
第一條,黨組織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這一點先要明確。也就是說,即使在國有控股的混改企業里面,對于一些重要事項,需要先召開黨的組織會議討論意見,再履行法人治理結構的流程。
第二條,“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符合條件的混改企業黨委班子成員可以通過法定程序進入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成員中符合條件的黨員可以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進入黨委。
通常來說,國有企業的黨委班子成員,黨委書記將兼任董事長,專職副書記可以成為監事會主席,其他副總經理級黨委成員將進入經理層。同時,我們也建議,吸引外部投資者后,外部投資者除派入企業的董事、監事,也可以派入經營層人員,或者市場招聘的經理人,這些人員滿足條件也可以通過黨員代表大會選舉成為黨委委員。
2、黨建與治理的決策關聯
剛才談到了,混改企業的一部分重要事項在董事會、經理層討論之前,需要在黨委進行前置討論,有哪些事項進入這個范圍呢?條例說明了六大類:
- “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落實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這是指落實國家的重大戰略和頂層安排,是自上而下的,所以討論空間不大。
- “企業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重要改革方案”。黨組織要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把關負責,所以對于戰略性的規劃和安排,三到五年的資本性支出和業務布局,企業發展的重要改革如經營模式改革、技術體系改革、人力資源改革、業務重組改革等,需要前置研究。
- “企業資產重組、產權轉讓、資本運作和大額投資中的原則性方向性問題”。這是指涉及到國有資本進行可能的變更,需要黨組織集中前置討論決策。請留意這里并非審議每一個投資項目或者資本運作項目,而是就這類投資和重組中的原則性方向性問題進行明確,起到管大局的作用,具體的投資項目審議,需要按權限在經營層、董事會和股東會決定。
- “企業組織架構設置和調整,重要規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我們認為,這里所指組織架構的設置和調整,是指本企業進行比較重大的組織變更或者職能優化時,需要進行前置討論,并不是說每一個崗位人數的變化都要啟動這一程序。同理,混改企業可能經常會出臺各種經營管理制度和流程,其中涉及到企業長期發展和模式變化的,需要前置討論,而不是每事必議。
- “涉及企業安全生產、維護穩定、職工權益、社會責任等方面的重大事項”。這是國有企業的基本責任,如果出現重大事項,黨組織需要前置討論。
- “其他應當由黨委(黨組)研究討論的重要事項”。一企一策,各家混改企業都可以指定具體的重要事項清單。
四、干部與群眾
第四個問題是,國有控股混改企業的黨組織如何做好對于干部的管理工作,又如何做好群眾工作呢?
條例規定,“國有企業黨組織應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規范動議提名、組織考察、討論決定等程序,落實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要求,做好選配企業領導人員工作,加大優秀年輕領導人員培養選拔力度,加強企業領導人員管理監督,保證黨對干部人事工作的領導權和對重要干部的管理權。”
從這個規定能夠看出,混改企業的黨組織進行內部核心中層崗位的人員管理,是全流程的,要負責提名環節、考察評估環節、決策環節。
雖然從混改后的法人治理角度來看,董事會要負責經營層的任用、考核和獎懲,但是從黨管干部的角度分析,對于所有經營層崗位的聘用,都需要黨組織進行先行確定,當然對于混改企業來說,黨組織在考慮人選時需要充分與外部投資者溝通并達成一致,不能各干各的。
另外,條例規定,“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探索職工參與管理的有效方式,推進廠務公開、業務公開,保障職工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重大決策應當聽取職工意見,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必須經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審議。堅持和完善職工董事制度、職工監事制度,保證職工代表有序參與公司治理?!?/p>
國有控股混改企業,也要高度重視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對于這種民主管理形式進行流程化、常態化安排,同時重大的決策事項要多聽取職工代表意見,獲得最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以上,結合《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我們通過原則與職責、領導與組織、黨建與治理、干部與群眾等四大方面,分析了國有控股混改企業在黨建領域開展工作的基本要點。作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組成部分,能否將黨建做好做實,關系到企業的長治久安,每家企業都需要細細思考,快快實踐。
版權聲明:本文系知本咨詢旗下自媒體“混改風云”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北京知本創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核心專家團隊、最多原創管理技術、數百家大型國企咨詢服務經驗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