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 2021成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優秀案例(單位)正式揭曉。本次活動由川報集團華西社區傳媒、川觀新聞社區發布、封面新聞社區頻道聯合主辦。經過記者走訪、居民推薦、專家評審等環節綜合考評,一批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樣板”脫穎而出。成都錦江區柳江街道包江橋社區摘得“2021成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單位”。
記者了解到,包江橋社區黨委在柳江街道黨工委的指導下,貫徹落實區委七屆十四次全會精神、“十四五”時期重點工作,以及錦江區“1 3 3”產業布局,大力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著力打造“人城產”融合發展的產業社區,為高質量“品位錦江·幸福城區”建設提供持續動能。
緊扣“三個維度”促黨建
構筑社區基層黨建“共同體”
近年來,包江橋社區黨委通過橫向到邊抓共建,以打造公園城市社區、創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宗旨,以“社企黨建聯席會”為基礎,打造“包江·社企智慧黨建論壇”,充分發揮多年來社區區域化黨建成果,引入更多的企業、社會組織、社區規劃專業人士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特色街區打造、精致生活場景營造等“幸福美好十大工程”之中,使得社企智慧黨建論壇成為社區黨建和治理工作的智慧引擎。
同時,社區黨委縱向到底抓組建,完善了以“社區-小區(院落)-園區”為基本框架的三級黨組織體系,實現了區域黨建全覆蓋;靶向聚焦抓黨建,以“包江青年”社企黨員志愿者隊伍建設為突破點,協調、引導、組織轄區企業、兩新組織黨員共同參與社區發展治理,常態化開展“共建國際化營商環境,奉獻在社區”系列志愿者活動,充分協調社區內各種力量和各方面關系。
創新“三聯機制”賦動能
繪就“人產城”融合發展“同心圓”
過去,包江橋社區存在黨員管理難度大、黨組織活動創新不足、溝通存在壁壘等問題。對此,社區黨委通過組織聯動強動力,以企業為點、以社區為線,充分利用和挖掘轄區的各類資源,解決和彌補社區、企業黨員教育的短板,搭建優勢互補的“社企聯合”黨員教育服務平臺。平臺通過“互聯網 實體”的形式,發揮社區黨風廉政教育陣地作用,做到線上信息共享和線下教育共建、黨員教育實踐活動聯展、思想工作聯做,打破了彼此之間不聯絡、不交流、不溝通的局限。
為實現黨建工作和產業社區治理的精細化、品牌化,提升轄區居民與企業員工的幸福感與歸屬感,社區黨委通過活動聯心增活力,提升精細化服務成效,以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為載體,以文化建設為依托,構建“服務進園區、活動進社區”的雙向聯動形式。
針對德必川報易園的入駐企業類型,社區創設園區綜合服務項目。在園區原有物業服務體系基礎上,聯合探索形成以“易”空間、“易”服務、“易”文化、“易”生活和“易”公益為特色的園區綜合服務項目;根據捌樓八號設計師社區以年輕設計師群體為主的情況,社區因地制宜地聯合入駐企業,先后舉辦了“創意改變城市”主題沙龍、青年設計師作品分享會等活動80余場,累計吸引1000余名青年設計師參與。
社區發展的落腳點,始終是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與向往。社區黨委通過陣地聯建聚合力,煥新升級美好生活場景。一方面,社區聯合轄區華潤東原時光繪物業公司,將華潤時光繪小區的原物業培訓室打造了時光悅享匯“蓉城驛站”,并依托錦江區政務服務中心,提供法律、金融、稅務、商標、專利、培訓等服務,滿足了企業員工、小區居民的“一站式”服務。另一方面,社區緊密圍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主題,發動各院落居民骨干、聯合轄區共建企業中國五冶集團與中蓉建投,共同打造社區文體廣場的公共空間,為社區居民營造了休閑樂居、安逸巴適的生活場景。
此外,在柳江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社區依托錦江沿岸國華路段積極開展潮玩運動和商業促銷相結合的營銷活動,在金石路段和時光繪L型道路路段積極營造夜間美食消費場景,在文軒體育積極打造文體娛樂潮玩消費場景,在新華之星B座工智能創新應用樓宇打造人工智能、智慧物聯和智慧生活展示空間,逐步形成“十五分鐘生活圈”,為轄區企業和員工做好“產業 生活”配套服務。
華西社區傳媒記者 高昊焜 社區供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