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探索,在創新中發展,扎實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
近年來,合肥“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合肥篇章提供更加堅強的組織保證。
思想建黨:不斷提升干部隊伍專業化水平
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合肥始終把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持續推動黨員干部增強黨性、提升素質。
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分多期舉辦全市領導干部輪訓班,并在市委黨校主體班次中開設專題課程,確保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比重不低于總課時的70%。
同時,堅持將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作為解決黨內矛盾問題的“金鑰匙”、黨員干部錘煉黨性的“大熔爐”、純潔黨風的“凈化器”,嚴格貫徹《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全面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等制度,切實補足精神之鈣、筑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不斷提升干部隊伍專業化水平。
干部管理:“從嚴治吏”貫穿干部管理監督全過程
近年來,合肥堅持嚴字當頭、實字托底,把從嚴治吏要求貫穿干部管理監督全過程。
記者了解到,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合肥出臺規范“一把手”用人行為的意見,嚴格執行干部選任有關事項報告和方案預審制度,實行派員列席部分單位研究干部會議制度,開展選人用人工作專項檢查,構建起任前、任中、任后全過程監督體系。嚴格執行“凡提四必”、廉潔把關“雙簽字”等制度,深入開展超職數配備干部、“裸官”、干部檔案造假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嚴格規范領導干部兼職和出國境管理工作,抓好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推動選人用人風清氣正。
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交流等制度,開展市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工作,立法推動市直機關公務員轉任,實現重要崗位干部交流輪崗全覆蓋。
作風建設:完善“4 3”作風監管模式
合肥堅持把監督檢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重點任務和經常性工作,健全完善“教育預防在先、明察暗訪跟進、嚴肅查糾有力、通報警示于后,快速調集力量、快速核查立案、快速處理曝光”的“4 3”作風監管模式,形成日常監督、長效糾治的工作機制。
在2019年,全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29起,處理311人,公開曝光46批次153人。市紀檢監察部門協助市委認真組織開展“嚴強轉”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制定實施形式主義、官僚主義32條禁止性清單目錄,全市查擺整改問題238個,通報9起13人;扎實開展“三個以案”警示教育,查擺檢視7個方面20個問題,推動立行立改;以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主題,對全市233名新任縣處級干部進行集體談話,教育他們從上任之初就要樹立“三嚴三實”的好作風。
監察體制:
推進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
合肥持續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把增強對公權力和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有效性作為著力點。協助市委研究制定出臺推進監察職能向鄉鎮(街道)延伸的指導意見,探索建立“監察室 協作區”的改革模式,延伸監察職能,下沉監督力量,優化協作機制,有效破解基層監督力量弱、“熟人社會”監督難等問題。
在2019年,市紀檢監察部門向129個鄉鎮(街、區)派出監察辦公室,與鄉鎮(街、區)紀(工)委合署辦公,堅持有案辦案、無案監督的定位,以4—6個鄉鎮為一片,優化設立34個紀檢監察協作區,進一步推進了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一線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
基層黨建:
抓好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
近年來,合肥堅持不懈抓基層打基礎,以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重點,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將管黨治黨責任層層壓實,出臺《關于進一步落實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意見(試行)》,明確縣鄉黨委書記“雙六條”職責,開展縣鄉村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并延伸到基層支部、拓展到各個領域。
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建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工作長效機制,對全市基層黨組織開展整頓,大力開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施黨支部建設提升行動。研究制定《關于加強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完善基層治理工作的意見》及8個配套文件,把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作為“書記工程”和“一號課題”,全力打造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合肥路徑。
合肥黨建工作亮點
亮點一:[基層紅色管家]閑不住的老黨員成為社區“管家”疫情期間上“戰場” 守護居民健康
“您好,請出示安康碼!”、“您好,請您開窗測量體溫!”……從今年春節期間開始,在和平路街道綠苑社區東區門口,時常可以見到一位滿頭銀發,胸佩黨徽的“門衛”。
36年黨齡的馬傳能,退休后在和平路街道綠苑社區紅色物管辦任副主任。
疫情突然來襲,社區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也是群防群控的前沿和“戰場”。在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后,面臨著人手不足的現實問題。
“大年初一,我接到社區電話,希望我們能加入社區防疫隊伍。我是一名黨員,現在是社區是群眾最需要我的時候,我不能退縮。”馬傳能說,從大年初一開始,他與社區其他“紅色管家”一起,加入到社區疫情防控的隊伍。日常排三班,負責小區的值守、安全巡邏、防疫知識宣傳和社區消殺等工作。
“那段時間,小區還有幾戶從武漢回來的居民,他們居家隔離時,我們給他們做好代購等服務工作,讓他們安心居家隔離。”馬傳能說。
在“紅色管家”的模范帶頭作用之下,眾多小區黨員和居民加入進來,從原本不到10人的隊伍擴充到70多人,筑牢了社區的防疫線,各項防控工作扎實有效推進,得到居民稱贊。
在特殊時期,“紅色管家”疫情防控線的一支有力隊伍。在平時,“紅色管家”是物業與業主之間的“潤滑劑”,以“黨建”為引領,有效破解諸多物管難題。
[向總書記匯報]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建設上下聯動 解決群眾身邊“痛點”
社區工作大多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不摸清群眾的需要,就會將好事干成壞事,反而得不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2019年初,合肥市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完善基層治理工作的意見》,并以2019年市委一號文件形式印發,還同步出臺深化街道體制改革、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等8個配套文件,及時跟進出臺社區減負實施方案等6個文件,形成了比較完整的“1 8 6”政策體系。
其中,打造“紅色物業”,成立市、區兩級物業行業黨委,推進“紅色物業”和“紅色業委會”建設,全市物業企業黨組織數和黨員數分別增長53.2%、50.3%,新成立或換屆的業委會中黨員成員比例均超過50%。加強黨建引領,建立黨組織領導下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企業多方參與的議事協商制度,搭建“周末議事廳”、“板凳會議”等協商平臺,2019年全年累計解決物業難題1.5萬多個。
“紅色管家”讓物業與居民之間有了創新的問題解決和溝通機制,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也有了新的破題思路,走上了城市治理的良性循環軌道,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亮點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好表率走在前列”大調研]公交開到家門口提升農村居民出行幸福感
在濱湖新區某購物中心上班的李曉玲每到周末會乘車回到中廟的老家。
2017年以前,李曉玲大都選擇從市區汽車東站發出的客運班車,“汽車東站到中廟需要13元。”李曉玲曾無比羨慕家住肥東縣城的同事,他們可以乘坐公交車直達合肥市區。
2017年11月17日,合肥公交集團開通了長臨河至中廟的D195路公交車,李曉玲只需要在長臨河換乘濱湖時代廣場至長臨河的526路,便可以從家乘公交直抵濱湖新區。
D195路的開通得益于合肥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可是漸漸地,李曉玲發現,換乘卻十分麻煩,“我要在長臨河換乘,兩條公交線車次都不是很多,在換乘上要耗費大量時間。”
李曉玲的困惑不是個例,合肥市大調研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進行了調研。并提出了建議:“盡快整改線路設置不合理、換乘次數過多、群眾意見較大的公交線路,讓重點鄉鎮居民不超過1次換乘到達市區,農村居民不超過2次換乘到達市區,依據經濟發展水平和客流情況探索開行隔日班、周班、節日或趕集班等特色公交線路,豐富城鄉公交服務內容。發車班次間隔超過30分鐘,標明車輛到站時間,方便乘客乘車。”
相關部門注意到群眾的呼聲。在巢湖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有力支持和充分保障下,今年1月6日,合肥公交集團正式開行308路(中廟至濱湖時代廣場)。
由汽車西站至肥西官亭樞紐站的802路也于今年1月24日向西延伸至官亭鎮金橋社區,金橋社區居民告別了換乘難題。
截至去年12月,全市已開通城鄉公交線路311條,投入車輛2021臺,線路總長度約7546.5公里,全市鄉鎮公交覆蓋率達100%,建制村通公交率達85.8% (不包括村村通客車),通車率100% (含公交和村村通客車)。
[向總書記匯報]黨員干部深入一線 直奔問題所在地
2018年5月,合肥市召開動員大會,正式啟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好表率走在前列”大調研,合肥市的黨員干部走出辦公室,深入基層一線,直奔問題所在地。
此次大調研緊扣“一個主題”,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努力在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中做好表率、走在前列。
根據實施方案,合肥市將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調查研究貫穿于決策和執行全過程,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全市開展經濟發展、人才服務、社會建設和基層治理四個專項調研。大調研堅持問題導向,把發現和解決問題貫穿大調研全過程,堅持問需問計于民,著力解決一批發展重點、百姓痛點、治理盲點、矛盾焦點、政策堵點問題。各調研部將圍繞特定的調研對象,制定有針對性的調研方案,明確分類走訪調研提綱,分解落實調研任務,統籌推進各領域大調研工作,定期報告進展情況。
當前,大調研已成為合肥一項“常規動作”,成為一個錘煉干部作風的大平臺。在本次大調研中,各級干部嚴格執行調研紀律聚焦群眾生活創業中的熱點難點、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痛點堵點,廣大干部深入一線發現問題、解決矛盾,受到群眾歡迎點贊。
亮點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提升就醫體驗看病不用卡只要二維碼
“看病難”“看病煩”問題是影響市民幸福感和滿意度的焦點問題。28歲的王鑫深有感觸:“每次去不同的醫院都要重新做檢查,每次都要帶不同的就診卡。”
為了解決該問題,國家衛健委印發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規范、標準,統一部署在全國范圍推廣電子健康卡(碼)建設應用。
針對“看病難”“看病煩”問題,合肥市投入3500萬元,在全省率先推廣應用電子健康碼,實現預約掛號、醫療費用移動支付結算、查看檢驗檢查報告單等多項服務“一碼通用”。
電子健康碼的功能是集各類醫療衛生卡證于一卡,今后將不再是“一個醫院一張卡”,居民只要下載“健康合肥APP”,即可在各級醫院就醫服務“一碼通用”,依托電子健康碼實現了全市醫療衛生機構之間信息數據互聯共享,不同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間對患者的電子病歷、檢驗檢查結果共享互認,可存儲查用個人電子健康檔案,持卡人享受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電子健康碼的常用功能包括:預約掛號、醫療費用移動支付結算、查看檢驗檢查報告單、調用電子病歷等多項醫療健康服務。合肥市民可通過“健康合肥APP”或“健康合肥微信公眾號”在線注冊領取電子健康碼,或通過醫院窗口、自助機,使用身份證、醫保卡驗證身份后領取本人的健康二維碼。
目前,合肥市電子健康碼項目已經在市屬各醫院和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
[向總書記匯報]堅守初心擔使命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有效解決
根據黨中央及省委統一部署,合肥市主題教育工作自2019年9月12日全面啟動,市級領導班子和136家單位、1.84萬個基層黨組織,2127名在職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43萬名黨員參加了主題教育。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總要求,有力推動全市主題教育高標準高質量開展,形成了一批實踐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論成果。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合肥市通過認真實施好31項民生工程和20件為民辦實事事項,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服務供給進一步增量提質,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入園難”、“看病難”、小區物業管理、不動產證辦理等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全市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44個,問責處理黨員干部56人;馳而不息整治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不斷加大問題線索核查力度,查處典型案件,及時通報曝光,2019年1至11月,全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86起、處理黨員干部254人;認真落實“基層減負年”有關要求,制定“九減一增強”舉措,2019年1至11月,市級層面發文、開會、完成督查檢查同比分別下降41.7%、35.9%和88.3%。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蔣瑜香 周洪 通訊員 李克武 解曉一
數讀
合肥
2019
年
“從嚴治黨”
——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
全市鄉鎮(街道)紀(工)委監察室和協作區分別開展監督檢查1906次、119次,處置問題線索1998個、264個,立案1089起、55起。
——“打傘破網”向縱深發展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排查涉黑涉惡腐敗、“保護傘”“關系網”及工作推動不力等問題線索867條,立案262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03人;移送司法機關14人。
——整治群眾身邊腐敗
全市全年查處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204起,處理274人;組織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聚焦4個領域19項整治重點,著力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受理信訪舉報
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5596件次、處置問題線索5717件;立案1999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761人,同比分別下降0.3%、3.6%,其中給予縣處級干部黨紀政務處分35人;移送司法機關36人,其中縣處級干部6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