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背景:工廠位于廣東東莞,是當地一家大型臺資運動鞋廠;工廠規模5000人左右。從數據分析工廠產品品質不太穩定,波動較大,不能滿足品牌方的需求;品牌希望借助第三方咨詢機構來推動工廠整體品質的提升和改善。
2、工廠2010年7-8月針車、成型、大底品質數據。
針車不良數據
成型不良數據
大底不良數據
3、針對此數據品牌方要求工廠做整改,并啟動了品質改善。
1、老師做品質改善相關事項說明 2、PUMA客人做要求說明
4、對所有參加會議的臺灣及大陸干部發放問卷調查表,集思廣益如何去提升工廠品質。
問題討論
品質問卷調查表
5、工廠選擇先從成型的品質改善抓起,先做一次后段成品檢驗標準一致性測試;從成品中挑選20雙不同品質狀況的鞋子做測試。對象包含:品管人員、現場管理干部。
第一步先做品管人員色盲、色弱測試。
用于測試的色卡
共有20名品管人員參加測試,13人測試正常;占比65%,7人測試色弱;占比35%,針對此情況工廠及時做出調整改善,后續不定期再組織復測。
測試結果
6、成品鞋測試方法:
6.1、選20雙不同品質的鞋子做測試,對品管和干部進行檢驗標準一致性的測試。
6.2、20雙鞋子分3次按不同的順序在流水線上通過,接受測試人員需在30S內做出判斷。
6.3、針對同一雙鞋子3次檢驗的結果進行比較與對比分析,測試品管對標準的判定能力與檢驗水平。
7、第一輪品管人員進行測試。
1、檢驗規則與重點事項說明
2、成品鞋品質檢驗
3、問題點記錄
8、第二輪管理干部進行測試。
1、干部集隊規則說明
2、成品鞋品質檢查與客人指導
3、問題點記錄
9、測試結果關鍵三項指標的達成狀況如下:
9.1、與標準相符次數最好成績:72%
9.2、與標準檢驗的一致性做好成績:45%
9.3、個人前后檢驗一致性最好成績:50%
測試結果
從數據上來看,工廠的品質檢驗水平還存在較大的改善空間。
10、針對此結果,品牌方與咨詢公司初步達成從人、SOP與標準、方法、制度四個主軸去推動工廠后續的品質改善。
肖老師與PUMA客人商討方案
2、后續品質工作重點
11、本次成品檢驗測試順利完成,感謝品牌方與工廠的支持,相信通過團隊的努力,未來工廠的品質水平必定上一個更大的臺階。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