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古區堅持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作為推進農村發展的重要抓手,突出組織振興、人才振興、產業振興,堅持系統謀劃、統籌實施,運用“五化模式”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高質量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
突出謀篇布局
推動責任落實“常態化”
專門研究制定《紅古區關于貫徹落實<甘肅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規劃>的具體措施》,明確了8個方面主要工作,制定了29條具體措施,細化了41項目標任務,確定了由組織、統戰、政法、農業農村、人社等10個部門牽頭,全區各相關部門、鎮(轄村街道)具體負責抓落實的常態化工作機制,靠實各部門工作責任,確保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推動有力。
突出示范引領
推動支部建設“標準化”
持續深化農村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緊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村黨組織的新要求,從組織設置、組織生活、黨員發展、隊伍建設等方面對照省委組織部標準化手冊對標達標、系統規范。實施農村黨支部示范創建、黨員“星級爭創”等活動,扎實開展“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創建行動,評選“先進村級黨組織”20個,“示范鎮”1個,以示范帶動的方式,不斷鞏固先進支部、提升中間支部、整頓后進支部,確保支部建設標準高、質量硬。
突出人才保障
推動人才培育“集聚化”
堅持以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幫帶作用,實施農業人才精準培養計劃,組織技術培訓16場,培訓1300余人次,分批次組織180余名返鄉創業人員實地參觀學習,提升農村創業人員綜合能力。對省委組織部選派的3名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985高校選調生,按規定安排到鄉村振興任務較重的村任職,為鄉村振興培養生力軍。通過“職業培訓 就業創業”模式,推動勞務輸出和返鄉創業雙向流動,組織建檔立卡貧困戶外出務工680人,設立村級公益性崗位178個,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優質的人才基礎保障。
突出產業支撐
推動集體經濟“多元化”
深化拓展“黨建 產業發展”“黨建 鄉村旅游”等新機制,將全區34個村劃分為商貿服務型、企業帶動型、旅游集聚型、特色農業型“四型”模式,幫助村黨組織找準方向,帶動鄉村產業多元發展。扎實開展品牌培育提升行動,全力打造“高原夏菜”“紅古草莓”“高原皇菊”“雨露香果”等特色農產品,舉辦農產品宣傳推介會、中國農民豐收節、特色農產品品鑒會等重要活動12場次,推進紅古農產品由“種的好”向“賣得好”轉變,不斷發展壯大農產品產業市場。
突出能力提升
推動鄉村治理“精細化”
以健全機制促鄉村治理,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34個村全部制定村規民約、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推動村民說事、議事、主事。著力構建區、鎮、村三級聯動工作機制,以鎮街為一級網格,村為二級網格,34個村劃分三級網格143個,推動鄉村治理、為民服務等網格“多網合一”。以比學趕超促鄉村治理,開展鄉村振興“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4次,組織鎮街、部門干部以“學”促用、以“練”強功、以“賽”提能、以“干”促進,不斷提升基層干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編輯:李瑋
監制:包真
總監制:張富旺
來源:蘭州組工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