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眾街街道積極推進網格化治理工作,做細做實做活網格管理,以“抓黨建、謀發展、轉作風、優環境、改民生、強服務、促和諧”為工作思路,以提升群眾安全感和居民幸福指數為引領,依托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積極有效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真正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擴大寬度織密網格,實現支部“全覆蓋”。深化黨建聯盟項目,完善“1 3 X”機制,同管社會治理、同為群眾服務,形成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的新局面,構建起區域內各類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的城市基層黨建格局。從小區管理運行機制來看,大多數的小區都委托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小區治理缺乏“主心骨”,部分小區業委會不作為或亂作為、物業企業缺乏監管,小區容易成為矛盾糾紛的集中地和多發地。街道按照“先易后難”的思路,推進“支部建在小區上”,將黨建工作下沉到小區、樓院,激活城市黨建的“神經末梢”,繼續在條件成熟的小區成立黨支部,對于老舊三無樓院不具備條件的,采取聯建方式成立聯合黨支部,探索“社區黨組織牽頭,小區黨支部引領,業委會示范帶動,黨員和居民主動參與”的基層黨建引領小區治理體系,擴大黨建工作的服務面、宣傳面、覆蓋面,實現大事不出“網”,小事不出“格”。
提升高度完善制度,打造組織“強體系”。依托原有的“街道綜治維穩中心”,整合資源,針對居民群眾關注的基礎設施缺乏或破損、物業與業主因取暖費、停車費發生矛盾、城市管理、大氣污染等熱點問題,成立街道“網格化信息樞紐中心”,加強網格資源配置,及時收集各類信息,將街長、村(社區)“兩委”成員、網格員、樓棟長、轄區單位、物業公司負責人等納入到網格員隊伍和“信息樞紐中心”人員庫,加強與區政府各部門的協調,采取“線上”排查問題,“線下”下單辦理的機制,將問題下單給相關部門、街長、社區、網格員等成員,第一時間解決,最大限度的把矛盾發現在基層、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如:冬季從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供暖、取暖和出行提前入手進行排查、解決;夏季從居民關注的環境衛生、安全生產、惠民政策等方面利用數字化平臺監管整治,保證群眾反映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得到滿意答復和圓滿解決,有效杜絕越級上訪和集體上訪事件的發生,全力維護轄區的社會穩定,實現做優“小樞紐”,護航“大發展”。
挖掘深度發展基層,推動服務“下一線”。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轄區各小區建立“民情臺賬”,對“人、房、事、物”等信息進行全面采集、有機整合和精準管理,形成“自下而上收集信息、分層分級辦理處置、自上而下反饋結果”的聯動民情工作模式。通過“民情臺賬”及時了解掌握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定期召開分析研判會,共同研究解決出現的矛盾糾紛和突出問題。堅持大融合、大共享、大應用,加強城市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的信息網絡建設,搭建智慧平臺,嵌入社區管理、“隨手拍”、便民服務、網格化管理、綜合治理等模塊,依托“智慧平臺”二維碼,實現“門口掃一掃,便民服務全知曉”,通過移動終端,進一步加大城鄉低保、社保返還、殘聯補貼等惠民政策宣傳力度,規范工作流程,嚴格審核程序,全面開展入戶核查、平臺核查,確保信息準確、條件符合、程序到位。發揮好大數據作用,真正實現數據連通,資源共享,力求每一項惠民政策落實到位,解決轄區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實現做實“小事情”,保障“大民生”。
來源:和諧東區
監制:劉幸海
責編:馮麗晨
編輯:張萍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