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項目人員分配表
當適當的人選被分配到項目中并為之工作時,項目人員配置就完成了。依據項目的需要,項目人員可能被分配全職工作、兼職工作或其他各種類型的工作。相關的文檔包括∶項目成員通信錄、備忘錄,并將團隊成員的名字插入到項目管理計劃中(如組織結構圖和進度計劃)。
(2)資源日歷
資源日歷表示出各個階段到位的項目團隊成員可以在項目上工作的時間。要創建一個可靠的、可行的進度計劃,這取決于項目成員的時間安排上是否存在沖突(包括要了解員工休假計劃,或要了解該員工是否有參與其他項目時間的承諾)。
2、
3、大數據關鍵技術大數據存儲管理技術——數據存儲
谷歌的文件系統GFS和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統HDFS奠定了大數據存儲技術的基礎
谷歌BigTable和HadoopHbase等非關系型數據庫能夠對各種非結構化數據進行高效管理大數據并行計算技術——數據管理
谷歌MapReduce是主要的大數據分布式并行計算技術之一
開源分布式并行計算技術Apache HadoopMapreduce大數據分析技術——數據分析
對規模龐大的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進行高效深度分析
對非結構化數據進行分析,將數據轉化為機器可識別的、具有明確語義的信息,獲取隱性的知識,大數據分析的技術路線主要是通過建立人工智能系統,使用大量的樣本數據進行訓練,讓機器模仿人工,獲得從數據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4、按照云計算服務提供的資源層次,可以分為Iaas、PaaS 和SaaS等三種服務類型。
(1)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向用戶提供計算機能力、存儲空間等基礎設施方面的服務。這種服務模式需要較大的基礎設施投入和長期運營管理經驗,但IaaS服務單純出租資源,盈利能力有限。
(2)PaaS(平臺即服務),向用戶提供虛擬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Web應用等平臺化的服務。PaaS服務的重點不在于直接的經濟效益,而更注重構建和形成緊密的產業生態。
(3)SaaS(軟件即服務),向用戶提供應用軟件(如CRM、辦公軟件等)、組件、工作流等虛擬化軟件的服務,SaaS 一般采用Web技術和SOA架構,通過Internet向用戶提供多租戶、可定制的應用能力,大大縮短了軟件產業的渠道鏈條,減少了軟件升級、定制和運行維護的復雜程度,并使軟件提供商從軟件產品的生產者轉變為應用服務的運營者。
DaaS(數據即服務),數據聚合抽象,把數據轉換成通用信息,從而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集成教程中對DaaS沒有提及,對此只需要了解即可。
5、工業化和信息化指的是兩化融合中的“兩化”。
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在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術和裝備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促進制造工藝的仿真優化、數字化控制、狀態信息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制。
6、系統運行安全域保密的層次構成;應用系統運行中涉及的安全和保密層次包括系統級安全、資源訪問安全、功能性安全和數據域安全,按粒度從大到小的排序是:系統級安全、資源訪問安全、功能性安全和數據域安全。
7、
8、整合者是項目經理承擔的重要角色之一,他要通過溝通來協調,通過協調來整合。作為整合者,項目經理必須從宏觀視角來審視項目。
作為整合者,項目經理必須:
(1)通過與項目干系人主動、全面的溝通,來了解他們對項目的需求。
(2)在相互競爭的眾多干系人之間尋找平衡點。
(3)通過認真、細致的協調工作,來達到各種需求間的平衡,實現整合。
9、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ERP是一個以財務會計為核心的信息系統,用來識別和規劃企業資源,對采購、生產、成本、庫存、銷售、運輸、財務和人力資源等進行規劃和優化,從而達到最佳資源組合,使企業利潤最大化。
10、CRM是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系統是基于方法學、軟件和因特網的以有組織的方式幫助企業管理客戶關系的信息系統。
11、SCM是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應鏈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集成的管 理思想和方法,是在滿足服務水平要求的同時,為了使系統成本達到最低而采用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倉庫和商店有效地結合成一體來生產商品,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各種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并把正確數量的商品在正確的時間配送到正確的地點的一套管理方法。
12、MRPII是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它是對制造業企業的生產資源進行有效計劃的一整套生產經營管理計劃體系,是一種計劃主導型的管理模式。MRPII是閉環MRP的直接延伸和擴充。之后其發展成ERP。
13、
14、項目臨時性就是指有始有終,一次性。
15、開發階段—-該階段又可分為以下階段:
(l)總體規劃階段:是系統開發的起始階段,以立項階段所做的需求分析為基礎,明確信息系統在企業經營戰略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導信息系統的開發,優化配置并利用各種資源,包括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通過規劃過程規范或完善用戶單位的業務流程。
一個比較完整的總體規劃應當包括系統的開發目標、總體結構、組織結構、管埋流程、實施計劃、技術規范。
(2)系統分析階段:目標是為系統設計階段提供系統的邏輯模型,內容包括組織結構及功能分析、業務流程分析、數據和數據流程分析及系統初步方案。
(3)系統設計階段:根據系統分析的結果設計出信息系統的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包括系統架構設計、數據庫設計、處理流程設計、功能模塊設計、安全控制方案設計、系統組織和隊伍設計及系統管理流程設計。
(4)系統實施階段;是將設計階段的成果在計算機和網絡上具體實現,即將設計文本變成能在計算機上運行的軟件系統。由于系統實施階段是對以前全部工作的檢驗,因此用戶的參與特別重要。
(5)系統驗收階段:通過試運行,系統性能的優劣及其他各種問題都會暴露在用戶面前,即進入了系統的驗收階段。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