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政府和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分別壓縮至41和29個工作日以內,實施分階段申辦施工許可,實現竣工聯合驗收,全面推行電水氣公共服務“一次辦”……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市工改辦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多措并舉,多管齊下,進一步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快項目落地建設,持續改善我市營商環境。
據了解,通過對我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涉及的所有事項進行全面梳理,市工改辦采取精簡審批事項和條件、調整審批時序、推行告知承諾制信任審批等措施,最大限度簡化審批事項和環節,共梳理審批事項51個,部分申報材料已實施告知承諾制,形成與省一致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清單。同時,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主要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相關事項納入相關階段并聯審批或與相關階段并行推進。對標廣州、深圳的做法,進一步優化,分類實現政府和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分別壓縮至41和29個工作日以內。
自2020年4月我市工建系統上線運行以來,與國家、省、市多個信息系統實現對接,不斷推動工程建設審批管理平臺“一體化”升級;工建系統通過統一的申辦入口,獲取全流程、各個業務流程的申辦數據,再通過接口匯總各業務部門的審批系統的過程結果數據。截至2022年6月底,我市工建系統累計處理報件6195件,服務了2739個項目,共簽發電子證書585個,并聯審批數據率達到23.56%。
為進一步提升建筑領域審批效率,市工改辦牽頭各相關責任部門,結合階段性工作成效和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工作要求,梳理難點堵點,制定針對性工作措施并印發了相關方案,從推進工程項目竣工聯合驗收、區域評估、工程建設項目風險等級分類改革等七個方面提升我市建筑領域審批效率,各部門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工建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持續深化。
我市實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分階段申辦,這一措施有助于加快項目建設的啟動速度、提高項目的資金利用效率。在我市行政區域內新建、擴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統一窗口受理,落地實施工程竣工聯合驗收。從遞交申報到各專項職能部門預審、驗收,覆蓋工程竣工驗收審批全過程,各事項不互為前置,并聯辦理,將聯合驗收時限控制在9個工作日以內,并推行竣工聯合驗收結果文書實現“電子證照”。
我市加快推進水電氣等市政公用服務事項納入工建系統的運行和管理,完成了水電氣等市政公用服務報裝“一張表單”“一套材料”的梳理,同時完善系統功能配置,實現了水電氣聯合報裝“一窗受理”和“一次辦”。依托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完善外線工程并聯審批,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資料共享、同步審批”的辦理模式。
為進一步簡化不同類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市審改辦通過簡化環節、合并審批事項、推行告知承諾制等做法進行流程再造,將全流程審批時限壓縮至20個工作日,同時協調自然資源部門推行工程建設項目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并聯審批,完善相關辦事指南,為項目的申報流程減負,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進一步提速。
來源:汕頭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